慢性鼻炎(chronicrhinitis)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。主要特点是鼻腔黏膜肿胀,分泌物增加。病程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,迁延不愈。慢性鼻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鼻窦炎。
致病因素主要有:全身因素、局部因素和职业及环境因素等方面。
全身因素
▶▶慢性鼻炎常为一些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,如贫血、结核、糖尿病、风湿病以及慢性心脏肾疾病等,均可引起鼻黏膜长期淤血或发射性充血。
▶▶营养不良,维生素A、C缺乏,烟酒过度等,可使鼻黏膜血管收缩功能发生障碍,或黏膜肥厚,腺体萎缩。
▶▶内分泌失调,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引起鼻黏膜水肿,青春期、月经期和妊娠期鼻黏膜即可发生充血、肿胀,少数可引起鼻黏膜肥厚。
免疫功能障碍:
全身免疫功能障碍可为先天性,如y-球蛋白缺乏,也可为后天性,如艾滋病、器官移植或肿瘤病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。局部免疫功能障碍如缺乏分泌性IgA也可造成上呼吸道反复感染。
局部因素
▶▶感染因素,病毒、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,变为慢性鼻炎。
鼻腔或鼻窦慢性炎症,鼻黏膜长期受脓性分泌物刺激,发生慢性鼻炎。
▶▶鼻中隔偏曲、鼻腔狭窄、异物、肿瘤妨碍鼻腔通气引流,使病原体容易局部存留,以致易反复发生炎症。
▶▶长期滴用血管收缩剂,引起黏膜收缩功能障碍,血管扩张,黏膜肿胀。地卡因,利多卡因等局麻药,也可损害鼻黏膜纤毛的传输功能。
▶▶黏膜纤毛功能、结构异常或出现分泌功能障碍,如囊性纤维化也易发生慢性鼻炎。
职业和环境因素
职业或生活中长期吸入各种粉尘,如煤、岩石、水泥、面粉、石灰等可损伤鼻黏膜纤毛功能。各种化学物质及刺激性气体(如二氧化硫、甲醛及酒精等)均可引起慢性鼻炎。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急剧变化也可导致本病。
早期病理表现
神经血管功能紊乱,鼻黏膜深层动、静脉慢性扩张,鼻甲出现肿胀。但浅层血管无明显扩张,鼻黏膜充血可不明显。血管和腺体周围有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,黏液腺功能活跃,分泌物增多,但黏膜组织无明显增生。
中晚期病理表现
随病变发展,黏膜固有层动静脉扩张,静脉及淋巴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。静脉和淋巴管回流受阻,通透性增高,出现黏膜固有层水肿,继而纤维组织增生,黏膜肥厚病变累及骨膜可发生下鼻甲骨质增殖肥大。
病变持续发展,纤维组织增生压迫,引起血循环障碍,形成限局性水肿,息肉样变。黏膜上皮纤毛脱落,变成假复层立方上皮。鼻腔不同部位,黏膜增厚程度不同,通常下鼻甲最重。中鼻甲前端和鼻中隔也可出现类似变化。
诊断及鉴别诊断
《《《鼻塞》》》
→→→早期表现为间歇性和交替性。
间歇性:白天劳动和运动时鼻塞减轻,睡眠、静坐时加重。运动时全身自主神经兴奋,鼻黏膜血管收缩,鼻塞减轻。
交替性:平卧时鼻塞较重,侧卧时上侧通气较好,下侧较重。可能与平卧时颈内静脉压升高有关。侧卧后,下侧鼻腔出现鼻塞,可能与肩臂的自主神经反射有关。晚期较重,多为持续性,出现闭塞性鼻音,嗅觉减退。
《《《流涕》》》
早期鼻分泌物主要为黏膜腺体分泌物,为黏液性。鼻涕可向后经后鼻孔流到咽喉部,引起咽喉部不适,出现多痰及咳嗽。小儿鼻涕长期刺激可引起鼻前庭炎、湿疹等。晚期的鼻分泌物可表现为黏液性或黏脓性,不易擤出。
《《《其他症状》》》
如下鼻甲后端肥大压迫咽鼓管咽口,可有耳鸣、听力减退。下鼻甲前端肥大,可阻塞鼻泪管开口,引起溢泪。
长期张口呼吸以及鼻腔分泌物的刺激,易引起慢性咽喉炎。
头痛、头昏、失眠、精神萎靡等。如中鼻甲肥大压迫鼻中隔,可刺激筛前神经(三叉神经的分支),引起三叉神经痛。用2%地卡因麻醉嗅裂黏膜后,疼痛可缓解,称为“筛前神经综合征(Charlinsyndrome)”。需行中隔纠正术或中鼻甲部分切除术。
检查
●早期可见双侧下鼻甲肿胀,不能看清鼻腔内其他结构。鼻黏膜呈淡红色,可无明显充血。下鼻甲表面光滑,湿润,黏膜柔软而富有弹性,用探针轻压呈凹陷,移开后立即恢复。鼻黏膜对血管收缩剂敏感,滴用后下鼻甲肿胀迅速消退。鼻底、下鼻道或总鼻道内有黏稠的黏液性鼻涕聚集,总鼻道内还常有黏液丝牵挂。
●晚期可见鼻黏膜增生,肥厚,呈暗红和淡紫红色。下鼻甲肿大,堵塞鼻腔,表面不平,呈结节状和桑椹状。触诊有硬实感,不易出现凹陷,或出现凹陷不易恢复。对1%麻黄碱的收缩反应差。鼻底或下鼻道内可见黏涕或黏脓涕。
诊断
●根据症状、鼻镜检查及鼻黏膜对麻黄碱等药物反应不良,诊断多无困难。但应注意与结构性鼻炎鉴别。结构性鼻炎即鼻腔存在一种或几种鼻腔结构的形态或解剖异常,如鼻中隔偏曲,中鼻甲反向弯曲及下鼻甲内展等结构异常,引起鼻腔通气及功能异常。
●临床常可看到鼻中隔一侧明显偏曲,另一侧下鼻甲出现代偿性肥大;下鼻甲萎缩,常可见中鼻甲代偿性肥大等情况。因此,对于慢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,应仔细检查,正确判定引起症状的主要病变部位,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。
慢性鼻炎治疗
血管收缩剂滴鼻
0.5~1%麻黄碱液,3次/日或0.05%羟甲唑啉,0.1~0.05%丁苄唑啉滴鼻液1~2次/日。注意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可引起药物性鼻炎,因此一般不宜超过10天。儿童最好不用或短期使用浓度较低的此类药物。
封闭疗法
0.5%普鲁卡因行双下鼻甲前端或鼻堤黏膜下注射,每处1~2ml,隔日一次,5次一疗程也可行迎香、鼻通穴位封闭,每穴注射0.5~1ml,隔日一次,5次一疗程。
手术治疗
药物及其他治疗无效者,可行手术治疗。原则是去除部分下鼻甲,改善通气,但切记切除过多下鼻甲,如切除过多可能发生继发性萎缩性鼻炎,出现空鼻综合征。如中鼻甲肥大影响呼吸、嗅觉、鼻窦引流或头痛,应切除部分中鼻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