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鸣是指为外界无声源或者电刺激的情况下,患者能听到声音的一种状况。根据耳鸣音调的不同,可以有高频的啸叫声、铃声、丝丝声等,也可以有低频的轰鸣声、轻敲声、开水声等。个人感觉耳鸣响度的不同,大约有1~3%的患者会影响休息睡眠、情绪低落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。耳鸣的英文“tinnitus”是来自拉丁语“tinnīre”,意指“摇铃作响”。耳鸣并不是一种疾病,而是一种有许多原因的症状。人群中约有10~15%的人有耳鸣,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率而增加,看来同盟军不少。
耳鸣是否一定会导致听力下降?耳鸣可伴也可不伴有听力损失。有些疾病,比如听神经瘤、耳硬化症、盯聍栓塞、分泌性中耳炎、化脓性中耳炎、噪音性聋、药物性聋等可以耳鸣与听力下降同时存在,使患者误以为是耳鸣导致了听力下降。其实临床上更多见的是只有耳鸣,听力无下降或下降不多患者自己无法感知。耳鸣的本身不一定导致听力下降,但引起耳鸣的疾病可以导致听力下降。
耳鸣如何分类?
耳鸣分类方法很多,依据他人能否感知分为:客观性耳鸣和主观性耳鸣。
客观性耳鸣(也称他觉性耳鸣)是除了患者本人别人也可以听到,比如腭肌的痉挛医生可以听到“卡达“声。一些血管性疾病有着与心率一致的搏动性耳鸣,医生通过按压颈部大血管,从耳道也可以听到声音。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。
绝大部分属于主观性耳鸣(也称自觉性耳鸣),只有你自己能听到,别人无法感知。
依据是否有原发病可分为:原发性耳鸣和继发性耳鸣。
继发性耳鸣是指继发于某种疾病,所以从外耳道至中枢的疾病均可引起耳鸣,后面详细列举。原发性耳鸣是指没有明确原发疾病的耳鸣,临床上更多见的是这类耳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