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有鼻息肉,会出现持续性鼻塞,鼻内似有擤不出的鼻涕,多为浆液性,甚至会有头痛、头晕的症状出现。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,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,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。鼻息肉是耳鼻喉医生不得不掌握的知识点,所以一起来了解下鼻息肉。
什么是鼻息肉:
鼻息肉是鼻部常见疾病,也与某些全身疾病有关。它是由于鼻粘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的结果。鼻息肉多来源于中鼻道窦口、鼻道复合体和筛窦,高度水肿的鼻粘膜由中鼻道、窦口向鼻腔膨出下垂而形成息肉。由于病因的多元性和明显的术后复发倾向,故在鼻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鼻息肉的常见症状:
1.持续性鼻塞,嗅觉减退,闭塞性鼻音,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;
2.伴有流涕,头痛,耳鸣、耳闷和听力减退;
3.粘液性息肉,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,表面光滑半透明,呈粉红色,有细带,多来自中鼻道,触之柔软;
4.出血性息肉(较少)表面光滑,充血,触之软而易出血;
5.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,表面光滑,触之较实不易出血;
6.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,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,坠入后鼻孔称“后鼻孔息肉”;
7.鼻息肉增多变大,长期不予治疗,可致鼻背增宽形成“蛙鼻”。
鼻息肉病史长,息肉体积大,可引起鼻外形改变。鼻梁增宽扁平,两侧鼻背隆起,即所谓“蛙形鼻”。息肉若突出前鼻孔,因受空气、尘埃刺激,前鼻孔处的鼻肉表面呈淡红色。在鼻腔内可见息肉为圆形、表面光滑、质软、灰白色囊性肿物,其蒂部在中鼻道内。
导致鼻息肉的原因:
鼻息肉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,如遗传因素、免疫缺陷、纤毛功能障碍、Young综合征、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,因此可认为许多原因都有可能致病或者多种因素联合致病,但大致原因有以下两点:
一、变态反应:由于变态反应在鼻部多次发生,在组胺、白细胞三烯等化学介质的作用下,鼻粘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,血浆渗出增加,使得鼻粘膜极度水肿,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,以致形成息肉。
二、鼻窦慢性炎症:慢性鼻炎、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,致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,致使鼻粘膜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。
鼻息肉的种类?
1、鼻后孔息肉:
这是临床命名,因息肉有一长蒂从鼻腔经后孔伸入鼻咽部。其变态反应性鼻粘膜水肿长期不愈,病变以炎症水肿和炎性浸润为主,无间质变性增生现象,故鼻息肉属于炎症性病变。但由于鼻息肉形成肿块,故常称为“瘤样病变”,其实一般不会发生恶变。
2、过敏性息肉:
常为双侧多发性,如不能除去过敏原因,息肉切除后常驻复发。病变除水肿明显外,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,粘膜上皮下基底膜有明显增厚(玻璃样变化),上皮可有化生。
3、炎症性息肉:
单侧或单个息肉形成,多由局部感染引起,切除后不易复发。水肿轻微,渗出的炎症性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。上皮化生及基底膜增厚较少见,可与过敏性息肉相区别。
鼻息肉有什么危害?
1、鼻息肉会造成患者莫名的头痛、头昏、记忆力减退、睡眠质量越来越差,甚至有人会有性欲减退的现象;
2、鼻息肉可引发诸多并发症,如咽喉炎、中耳炎及心、肺等脏器功能损害,有的甚至会发生恶变;
3、少数巨大息肉可引起侵袭性并发症,那些生长较快、体积巨大的息肉,会挤压破坏鼻窦壁或鼻腔顶壁,继之侵犯眼眶、额窦、前颅窝、蝶窦和中颅窝等部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