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,没有良好的睡眠,则没有良好的体力和脑力的休息和恢复,人白天容易疲乏,嗜睡。
80年代以来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睡眠医学(SleepMedicine)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横断学科,亦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。
睡眠分期:
快动眼期
睡眠时,伴有快速眼动,强的神经活动,做梦,面部及四肢肌肉动作,呼吸快而不规律。
非快动眼期
非快动眼期又可分为睡眠一期、二期、三期、四期。
一期、二期为浅睡眠期。
三期、四期为深睡眠期,也即为良好睡眠期。
睡眠和呼吸的关系:
良好的睡眠离不开睡眠时有正常的、通畅的呼吸。
没有良好、通畅的呼吸轻则会引起打鼾,严重时,因呼吸不畅而造成肺部得不到充分的氧气供给,由此将会使人的血氧下降,人在睡眠时得不到良好休息和恢复,最严重时可使人在睡眠中死亡。
SAHS发病率:
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率约为:4%,全国患者数量约5000万,大部分患者尚未诊断和治疗。
睡眠呼吸障碍:
睡眠呼吸障碍--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
指在睡眠时的某一段时间内口鼻没有吸气和呼气气流,并由此引起血氧下降。
此综合征对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。自80年代以来,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认同。
鼾症:
病人咽腔结构较狭窄,呼吸气流通过此结构时,将引起振动,并产生鼾声,但无呼吸暂停。
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分类
1.阻塞性呼吸暂停(OSAHS):
鼻和口腔无呼吸气流,但胸部和腹部的呼吸运动仍然存在。
发作时常见的表现为病人持续打鼾时,突然中断鼾声,然后在一响亮鼾声后继续打鼾。
它是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疾患,人群患病率高达1%-4%,65岁以上患者发病率高达20%-40%。
2.中枢性呼吸暂停(CSAHS):
鼻和口腔无呼吸气流,同时胸腹式呼吸运动也没有。
3.混合性呼吸暂停(MSAS):
同一病人在一夜之间交替出阻塞性和中枢性呼吸暂停。
OSAHS与CSAS临床鉴别
呼吸暂停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
最严重的后果是低氧血症反复发作,SaO2最低可降至50%,持续30秒以上。整个睡眠均可发生,REM睡眠降低更明显。多器官衰竭,肾脏衰竭,阳痿,老年痴呆。
慢性阻塞性肺病已有轻中度低氧血症者,SaO2下降更易发生在氧的解离曲线的陡峭部以下,可使血氧分压降低更明显,对生理的危害更大,可引起心率失常,甚至发生卒死。
SAHS相关术语定义:
睡眠呼吸暂停(SA):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均停止10秒以上;
低通气: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(幅度)较基础水平降低50%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(SaO2)较基础水平下降≥4%;
OSAHS:每夜七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,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(AHI)≥5次/小时。
病因和主要危险因素:
肥胖: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%或以上,体重指数(Bodymassindex,BMI)≥25kg/㎡;(体重(kg)/身高2(m2)
年龄: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;女性绝经期后患病者增多,70岁以后患病率趋于稳定;
性别:男性患病者明显多于女性;
上气道解剖异常
鼻腔:阻塞(鼻中隔偏曲、鼻甲肥大、鼻息肉、鼻部肿瘤等)
扁桃体肥大、软腭松弛、悬雍垂过长过粗、
咽腔:狭窄、咽部肿瘤、咽腔粘膜肥厚、
舌体:肥大、舌根后坠、
下颌后缩、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小颌畸形等。